
貨號  | 產(chǎn)品  | 原裝品名  | 規(guī)格  | 儲存  | 
M2062I  | 克羅諾桿菌分離顯色培養(yǎng)基(ISO2017)  | HiCrome™ Cronobacter Isolation Agar (CCI Agar)  | 500g(15.43L)  | 2-8℃密閉  | 
用途
從食品中分離和鑒定阪崎克羅諾桿菌,遵循ISO/TS 22964:2017。
背景
阪崎克羅諾桿菌為革蘭氏陰性腸桿菌,兼性厭氧,能運(yùn)動。它廣泛分布于自然界,存在于淡水、土壤、污水、植物、蔬菜、動物和人類的糞便中。阪崎克羅諾桿菌為條件致病菌,對早產(chǎn)嬰兒和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具有極大危害,會造成新生兒腦膜炎和膿毒癥,甚至造成死亡(1)。ISO委員會推薦HiCrome™ Cronobacter Isolation Agar用于從食品中分離和鑒定阪崎克羅諾桿菌(2)。
原理
顯色底物5-溴-4-氯-3-吲哚-β-D-吡喃葡萄糖糖苷特異地被阪崎克羅諾桿菌裂解,產(chǎn)生藍(lán)綠色菌落。其他微生物不裂解顯色底物,產(chǎn)生無色菌落。
此培養(yǎng)基中的胰蛋白胨和酵母粉提供氮源、碳源化合物、長鏈氨基酸、維生素和其他必要的生長營養(yǎng)。氯化鈉保持培養(yǎng)基的滲透壓平衡。脫氧膽酸鈉抑制伴隨的革蘭氏陽性菌群。
培養(yǎng)基組分
成分  | g/L  | 
胰蛋白胨  | 7.00  | 
酵母粉  | 3.00  | 
氯化鈉  | 5.00  | 
脫氧膽酸鈉  | 0.25  | 
5-溴-4-氯-3-吲哚-β-D-吡喃葡萄糖糖苷  | 0.150  | 
檸檬酸鐵銨  | 1.00  | 
硫代硫酸鈉  | 1.00  | 
瓊脂  | 15.00  | 
終pH(在25℃)7.3±0.2
配制
在1000毫升蒸餾水中溶解32.4克。加熱至沸騰以*溶解。15磅(121℃)高壓滅菌15分鐘。冷卻至45-50°C,倒入無菌平皿。
質(zhì)量控制
外觀——奶油色至黃色或粉色均一自由流動的粉末
成膠性——牢固,與1.5%瓊脂凝膠相當(dāng)
制備好的培養(yǎng)基的顏色和透明度——在培養(yǎng)皿中為黃色澄清至輕微不透明的凝膠
配比濃度——在25℃下,3.24%w/v(3.24g/100ml水)水溶液。pH:7.3±0.2
培養(yǎng)反應(yīng):在41.5±1℃孵育24±2小時(shí)后觀察培養(yǎng)特征。
菌名(ATCC)  | 接種(CFU)  | 生長  | 回收率  | 菌落顏色  | 
阪崎克羅諾桿菌(29544)(00214*)  | 50-100  | 好-旺盛  | ≥50%  | 藍(lán)綠色  | 
莫金斯克羅諾桿菌(51329) (00213*)  | 50-100  | 好-旺盛  | ≥50%  | 藍(lán)綠色  | 
陰溝腸桿菌(13047) (00083*)  | 50-100  | 好-旺盛  | ≥50%  | 無色  | 
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亞種(25923)(00034*)  | ≥103  | 抑制  | 0%  | 
  | 
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亞種(6538)(00032*)  | ≥103  | 抑制  | 0%  | 
  | 
*為WDCM編號

參考文獻(xiàn)
1. Muytjens H. L., Zanen H. C., Sonderkamp H. J. et al, J. Clin Microbiol 18:115-120, 1983.
2.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. Microbiology of the food chain-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Cronobacter spp. Draft ISO/ TS 22964, 20176 (E).